浅谈设计

2023-12-01

设计”一词为“design”,《牛津英语大词典》中将其解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心理计划,二是在艺术中的计划。同时“design”与“构成”同义,可以从“平面”,“立体”,“结构”,“轮廓”的构成诸多方面加以思考。因此,设计从类型上可以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画设计”四大类。

人是万物的灵长,“设计”是动物区别于人类而人类特有的创造性活动。是人们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实施的一种有步骤,有计划的活动。人们根据自己的意志对大自然的“自在之物”进行的改造就是设计,而动物只能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缺乏主观的设想。

在远古时代,人用一块石头砸向另一块石头,从而打造出具有某种功能的旧石器工具时,设计就产生了。在我国古代“设计”类似于“经营”,《诗·大雅·灵台》中记载“经始灵台,经之营之”,所以说在古代几乎人人都是设计师。而到了近现代,设计更加注重规划和设想,所以有了设计师这一行业。

15.jpg

设计的设想应包括:实用性,精神性,审美性,文化性,人文性和创新性。

设计的“实用性”是一切设计想法的基础,它由建筑学家维特鲁威提出的建筑的“实用、坚固、美观”三原则而来,格罗佩斯也曾说过“既然设计它,它当然要满足一定的功能需求。”。

设计的“精神性”是指设计的物质个人带来的愉悦感、舒适感和美感。墨子曾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因此,设计既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设计的“审美性”不仅来源于物体自身的形象美和功能美,而且来源于在人们的使用中的情感共鸣。

设计作品中避无可避地要融入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流行文化,这样既可以提高文化品位和附加值,又可以使社会先进文化得到不断的传承。

设计应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和精神,设计是人的设计,设计的使用者和设计者也是人,因此,设计应当“以人为本”。

设计还要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可以是对旧物品的改造也可以是诞生出的新物品,不固守传统,一个时代应当有一个时代所特有的设计风格和独到的见解看法,反映一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以此来彰显时代的改变和社会的进步。

“设计”作为人特有的活动,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幼稚到成熟,由落后到先进的漫长过程,凝结了一代代人智慧的结晶,我们不仅仅要把“设计”看做是一门手艺和技能,更应该把“设计”看成是一门哲学,设计源于艺术却又高于艺术,应该为更多的人所学习和研究。大自然和宇宙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对它们的探索也是没有穷尽的,无尽的探索会给设计带来无限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当今社会,艺术性和工艺性有融合为一的趋势,“设计”也应该成为全人类的设计,而不仅仅是设计师的设计。




联系我们
关闭

客户服务热线

15928828982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