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味着打破旧有的创造新生的。为什么要打破旧有的,旧有的并不一定不好,如果它适应了需求为何还要去打破呢?所以必定是旧有的不够好,满足不了现实的需求,才需要去创造更好的,也就是新生的。工业设计的目的是创造出满足人们需求的东西,这就存在了两个关键点,一是人的需求,二是人造物。人造物是为了适应人们的需求,但是我们可以推理它们之间没有百分之百完全适合的,他们的适应性肯定有的差距大有的差距小,这就给人造物的设计提供了不断进步的空间;另一方面,人的需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古代人跟现代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为时代在变,人们的思想也在变,那么人造物也要不断的跟随着人的需求变化,所以需要不断创新。
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工业设计创新也是围绕着两个点,一是满足需求方式的创新,二是造物方法的创新。
一、满足需求方式的创新
1.多角度思维法
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不同的解决办法代表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不能老是被囿于某种思想,应该放眼四顾,旁征博引,总有很多不同的解决办法。
工业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边缘学科,其理论化和系统化还不完善,而且并没有特定的研究方式,因此与同类学科类比思考的方式就很值得借鉴。比如对人需求的研究,产品设计师就要借鉴解剖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成果和思维方式。还有很多经典的创新理论比如TRIZ理论,虽然其理论不能与设计学科完全适应,但是它提供了一种创新的理论方式,非常有借鉴意义。把别的学科经典的理论、思想引申到设计上来,增加设计思维的方式也是非常有益的。
2.系统创新法
人的需求并不是只有一个,我们无时无刻不存在需求,这些需求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有机的动态的系统,而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必定存在着各种各样联系,那么他们的需求系统也肯定相互交织,因此就变得更加纷纭复杂,有时候单靠一种方式根本满足不了个人或者群体的需求。
二、造物方式的创新
人造物一般功能和形态两部分组成。功能是它的灵魂,形态是他的载体。实现某一个功能,必定需要一定的技术、结构、材料、工艺等的支持,而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造物的形态,在这些方面的创新就是造物方式的创新。
1.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往往带来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大略回顾一下这两百年的社会变迁就能看出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蒸汽机的发明把人类从农业文明一下子带入了工业文明,制造方式的变革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率,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需求,技术带来社会形态的变化。后来计算机的发明再一次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成为更加重要的资源。并不是每一个技术进步都需要带来这么大的社会变革,不管大的还是小的技术发展都可以对某一行业、产品起到推动作用,可见专注于技术创新往往带了巨大的进步。
2.结构创新
结构创新不在于创造出新的东西,而在于创新地组织各种元素在的关系,是内部各部分更加合理、完善,而达到整体更加协调高效的效果。产品的结构往往由功能和技术所决定,因此合理安排功能,创造性地运用技术是结构创新的关键。
3.材料创新
新材料的研究一直是工业设计的重点,更加完美的性能、成本、质量都是材料创新的重点。例如塑料的诞生就完全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现在塑料充斥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小小的吸管,文具,大的汽车,轮船,以至于宇宙飞船,塑料无孔不入。
4.工艺创新
同样的材料由不同的工艺加工制造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工艺的合理与否也决定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制造成本,工艺创新更注重已有技术的合理整合利用,现在技术创新正在朝着信息化,高科技化,集成化等的方向发展。工艺创新的目标在于降低成本,简单高效,环境友好等,而这些对于制造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工业设计的上游和下游分别思考创新的可能,有利于清晰而全面的把握如何进行工业设计创新,有利于科学有效地推动工业设计创新的效率,加快创新的步伐,从而推动工业设计的快速发展。
作者:优知办公
链接:https://wenku.baidu.com/view/d471edf9c7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e.html
来源:百度文库